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牵头,联合各大快递公司的菜鸡网络正式成立。马云在深圳再次强调:阿里巴巴集团永远不做快递,菜鸟网络的“智能骨干网”建起来后,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中国有很多快递公司做快递做得比我们好,但这张网可能会影响所有快递公司今天的商业模式”。

言犹在耳,但是接下来几年阿里系的动作却让人猜疑不断。

2008年,阿里参与投资百世物流,并于2015年追加持股,截至目前阿里持股约27%,但是其业务及营收数据并不好看,去年二季度财报还是亏损的。

2015年5月,阿里投资圆通速递,截至2019年1月的持股比例为11.07%,为第二大股东;而阿里与上海云锋的合计持股比例达到约17%。

2017年9月,阿里增资菜鸟网络53亿元,持股比例由47%增至51%。

2018年3月,阿里集团CEO张勇亲自担任菜鸟网络董事长。

2018年5月,阿里联手菜鸟网络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

2019年3月11日,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将获得阿里46.4元间接入股,获得14.65%股权。

如今看来,除了韵达,顺丰和京东外,阿里几乎参股了所有的快递公司,“不做快递”的承诺看来是靠不住了。那么如果阿里仅仅是停留在“做快递”的层面上,以其资金,技术和实力应该不至于如此遍地开花乱撒钱才是,那么这背后还会有什么深意呢?这要从阿里的主要收入来源“电商”谈起。

阿里以电商起家,至今依然贡献了阿里财报中的最大比例营收,广告及金融业务仍在其次,在数据广度和深度,以及技术能力上,目前没有一家电商能够比肩。但是作为电商业务的线下配送环节,阿里的投入并不多,因此,2013年成立的菜鸟网络,致力于构建智能骨干物流网,加速资源融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电商增速难再提高的情况下,是不得不为的选择。

而物流行业目前来看,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无纸化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递流转,还是偏向于劳动密集型,对以技术驱动的阿里来说,做快递确实不合其“调性”,而马云的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倒可以为这几年来的投资行为做个注脚。

阿里在技术领域浸淫多年,系统构建,服务提供,资源整合上的能力不是传统快递行业可以比拟的,如果能够将新的技术应用至物流网络中,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快递效率,将会有莫大的帮助。这个是宏观层面的意义。正如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递的官方回应所言,“物流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物流成本从目前的GDP占比从16%降到5%,远低于发达国家,从而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效率。

但是,也不能说阿里就没有自己的私心。入股各大快递公司后,作为股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推行自己的服务,在为快递公司提高效率的同时,收集,获取自己所需的数据及反馈,为技术,服务的更新迭代提供实时数据。

比如,目前的快递行业,以京东物流最为迅速,基本上次日可达,快的甚至可以上午下单下午达。阿里进行资源及信息整合优化后,将可以大幅提高快递到货速度,即使达不到京东这样的速度,2天内到货也是可以接受的。

再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在无人货车司机,无人机配送上,都可以实验阿里的新技术,一旦可行,将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一时不顺利,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和改进。

再比如,在提高了配送效率后,电商的触角将可以抵达更多原来难以触及的地域,这对刺激消费需求,增加潜在电商新用户,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更进一步,发展潜在电商用户后,就可以将其转化为更能创造价值的角色,比如保险,理财服务,而这只需要网络即可,但是更快的物流使得他们可以紧密连接。当未来物流成为基础服务设施后,在此基础上的增值服务才是未来增长的方向。

所以,阿里入股快递公司,确实能够促成多赢的局面。至于最后阿里是否算在“做快递”,已经不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