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大幕。在经过长期的计划经济和闭关锁国之后,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中国经济从此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并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这为快递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从需求方面看,中国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国际快递业是不可或缺的。

 

联邦快递入华35年 快递企业出海能学啥?

一、联邦快递进入中国的故事

从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中,国际资本窥见到了在中国市场开展快递业的巨大商机。1979年6月,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OCS)率先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中外运”)签订了中国第一个快件代理协议,由中外运公司代理 OCS 公司进口中国的日本报刊及商业函件给日本驻华机构和企业的递送服务业务。

随后,联邦快递、UPS、DHL等国外快递巨头,相继与中外运达成国际快递业务的代理协议,以期在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新市场赢得先机。

从代理、合资,转身成为在华独资公司

联邦快递成立于1971年,以自建航空资源的方式差异化切入“隔夜航空快递”市场,从一开始就树立了依靠自身网络为高端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快递服务的发展战略。1978年时,联邦快递已经在美国航空快递领域排名第一,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

为了更好地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抢占中国市场先机,1984年联邦快递与其中国本土合作伙伴联手在中国开展业务,先后经历了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1984-1997年)——大通国际货运公司(1997-1999年)——天津大田集团(1999-2006年)的合作历程,实现借力发展、借桥过河。

联邦快递入华35年 快递企业出海能学啥?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协定,到2005年12月,中国已取消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所有权的限制,对物流市场进行全面开放,这使得联邦快递在中国进行独资经营获得了政策方面的支撑。

2006年4月,联邦快递便急不可待地收购了与天津大田的合资公司(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以4亿美元的“分手费”结束了与天津大田集团长达7年的合作,转身成为一家外资独资企业。

高调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低价策略拖垮自身 ,“亏损三年换盈利”成笑谈

通过收购“大田—联邦快递”在全国89个地区的快递网络,2007年联邦快递宣布高调进入中国的国内快递市场。随后,联邦快递在杭州萧山机场设立了中国区转运中心,租用奥凯航空公司的三架货机运营其国内航空货运网络。

最初,联邦快递将自己定位在国内快递的高端市场,主要运输高附加值产品,针对的是需要较高时效性和可靠性的客户。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08年快递收入为408.4亿元,但当时我国的中高端快递服务需求并不充足。对于联邦快递这家外资快递公司来说,尽管当时在资金实力、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在国内的网络优势缺乏,服务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均不足。

2007和2008年的两年间,尽管联邦快递采取了价格战的策略抢占市场,接连实施了三轮降价,很多线路的降价幅度甚至超过40%,但依然收效甚微,同时还造成了公司当时每月的亏损额超过5000万元 ,服务质量也不断下降 。

联邦快递曾宣称的“亏三年也要力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的梦想,也很快便成为了泡影。

在此之后,联邦快递虽继续在我国投资经营,但其在国内业务方面已成为其国际快递主业的捎带。在国际业务方面,据国金交运测算,2018年联邦快递国际件收入规模约为180-200亿元,市场占有率约为31-33%。

二、国外快递巨头的发展经验

由于发展历史悠久,国外快递企业较早地成为国际快递业务的先行者。1972年,DHL就开始向日本、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非欧美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提供快递服务,其后陆续进入欧洲(1974)、拉美(1977)、中东和非洲(1978)。

1975 年,UPS开启了进军加拿大和欧洲(西德)的脚步;1984年,联邦快递通过收购将业务范围扩展至欧洲大陆。同年,也开始在中国和日本开展快递业务。

2018财年,联邦快递、UPS、DHL在海外的收入占比分别达到了33.4%、21.9%和69.6%,三家快递企业占据了全球国际快递业务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联邦快递还是世界上拥有货机数量最多的快递公司,达到675架,是国内目前拥有货机数量最多的快递公司——顺丰(55架)的10多倍。

1、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顺势实现全球扩张

快递业的崛起和发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现代生产力高度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作为配套性的产业,快递服务的供给与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呈现出一致性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催生了巨大的快递物流需求。

作为国际贸易的动脉,快递物流的国际化、全球化经营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包括联邦快递等在内的国外快递企业也顺势逐渐走向了全球市场,成为跨国快递巨头。

2、与本国商贸和制造企业联袂合作、共同出海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欧美跨国企业逐渐在全球布局运营生产网络和供应链,快递公司也跟随其商业客户进入国外市场,促使了快递物流活动的全球化。

如沃尔玛、麦当劳等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同时,把为自己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带入中国,其他知名国际物流公司如伯灵顿、英运物流等公司都是同其原有客户一起进入中国的。IBM、戴尔、思科、通用、大众及惠普等跨国巨头都是UPS、FedEx等快递企业的全球协议客户。

3、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个跨国公司的成长受到该国宏观经济基础、中观产业基础与微观企业能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联邦快递、UPS、DHL等国外快递企业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当下领先的快递巨头,与它们母国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发展等因素密不可分。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早期美国、日本等国政府通过政府间双边谈判进行国际公关,为本国快递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例如,作为争取美国支持中国加入WTO的条件之一,中国向美国授予一批直飞中国的航权,在那时UPS才得以成为继FedEx之后可以直飞中国的第二家美国快递公司。

三、提升我国快递业的战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1、快递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业务规模全球领先。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过美、日、欧发达经济体之和,规模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多,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从2016年开始,包括中通、申通、圆通、顺丰等我国的快递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力量加速业务深耕与业务布局。目前,我国主要的头部快递企业年业务量及增速已经超过国外快递巨头,其中中通快递的年业务量已经傲立于国外同行之林,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

联邦快递入华35年 快递企业出海能学啥?

快递业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与相关产业的协同效应不断凸显。2018年,我国快递业支撑网络零售额超过7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到18.4%,占GDP比例接近10%,成为拉动消费和促进生产的重要力量。

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过7000亿元,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地区消费活力;深入服务制造业重点项目直接带动制造业总产值约2269.7亿元。

 

联邦快递入华35年 快递企业出海能学啥?

2、快递业是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助推器,能有效地帮助我国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 ,更大规模地进入全球供应链网络

我国快递企业积极探索保税、直邮、海外仓、专线等多元化、多品类的跨境快递业务,2018年我国跨境快递业务量达到11.1亿件,同比增长34%,连续两年超过行业整体增速,成为我国快递业务增长的亮点。

支撑跨境网络零售额3500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国产业和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视力抬头、外部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变化,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继续以“一带一路”、进博会、海南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为依托,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上移。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更多的中国企业及在华企业进出口服务需求不断增多,应将我国快递业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去考虑,加快建立我国快递企业服务全球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满足中国企业及在华企业进出口快递需求,保障快递服务安全和经济安全。

3、从着眼国内到放眼海外,我国快递业需与跨国商贸和生产企业联袂出海

国际快递业务是资本、技术和知识最为密集的业务,属于快递服务领域中利润最高的高端业务。国际快递服务服务商必须具备足够的航空和地面运输能力、枢纽中心和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的投递网格、先进的信息跟踪和控制技术,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与国外快递巨头相比,我国快递企业的发展历史较短,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能力还很不足,快递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国外快递企业“走进来”。

一直以来,我国的快递进出口业务都被联邦快递、UPS和DHL三大国外快递巨头所垄断,本土快递直发通道仍未打通。同时,在异国与异国间的国际快递业务方面,我国快递企业仍未涉足,在全球整体供应链体系中的服务能力几乎为零。

当前,我国快递业正处在开启国际化进程“从0到1”的关键起步阶段,开展国际竞争、不断增强“走出去”的服务能力,应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快递企业的成熟经验。

面对海外市场在政治、法律、人文以及既有竞争者的阻碍和挑战面前,我国快递企业应联手和更多的跨国商贸和生产企业共同出海,扩展海外服务网络。